无尽的拉格朗日应该摆在哪种阵型上
舰队的阵型布置直接影响战斗效率,但游戏目前并未开放手动调整阵型的功能。系统会根据舰船类型自动分配前、中、后排站位,前排通常由高护甲舰船如护卫舰和驱逐舰承担,中排部署巡洋舰等中型火力单位,后排则安排航母或战列巡洋舰等远程输出舰种。理解这一自动分配机制是优化战斗表现的基础。
战斗过程中,敌方会优先攻击我方前排单位,因此前排舰船的生存能力至关重要。建议通过蓝图研究强化前排护甲与回避属性,同时为中后排舰船提升火力输出。若前排过早溃败,全体舰队将承受集中攻击,应及时使用撤退功能避免全军覆没。撤退后舰队将返回出发位置,包括基地、前哨站或资源采集点。
对于特殊战术需求,可利用增援功能突破指挥值限制。例如高速侦查舰先行抵达目标位置后,主力舰队通过曲速增援可大幅缩短行军时间。但需注意增援会改变航行方式,曲速航行中增援将转为普通航行。采矿作业时,可混编工程船与AC721运输舰提升效率,这种编组方式能有效利用仓储空间。
进攻中立城市需先击溃城防舰队,建议集结指令由前哨站玩家发起,避免远距离舰队堵塞航道。封锁任务可自动刷新野怪经验,但需注意3级封锁点对应8级野怪强度,需根据舰队实力选择合适等级。采矿平台能节省计划圈并提升10%-30%采集效率,但仅限同盟成员共享。
资源分配方面,金属和晶体是前期关键,重氢在中后期更为重要。矿船等级仅影响储量而非采集速度,高阶矿点对接基地后的产量更高。建议3名玩家共享矿区以应对争夺,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资源点。舰船经验可通过野怪、战斗数据或玩家对抗获取,30级后需通过PVP继续升级。
阵型优化需结合自动编队规则与战术目标。前排生存、中后排输出的基础框架不可动摇,特殊场景下灵活运用增援、混编和封锁等机制能显著提升效率。持续强化舰船属性,合理分配资源,才能在不同战斗环境中保持竞争力。